如何促进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文化和金融的对接一直是各大文化产业论坛和学界、业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各界试图从文化和科技、金融的“联姻”中,探寻突破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瓶颈、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切入点。近日,由北京市文资办、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北京银行等联合主办的首都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政府、银行、学界、业界等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在北京这个全国文化中心如何走出一条“文化科技资本融合之道”。
多举措促进文化科技资本融合
近年来,随着北京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早在2011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就已超过12%,2012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预计超万亿元。可以说,文化产业已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从北京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需求来看,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传统优势行业面临转型升级,设计创意、动漫游戏、数字新媒体等新兴业态总体规模偏小,融资困难、资金不足等问题仍然是制约首都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和难题。解决这些难题,必须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资本融合步伐,以先进科技为支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以强大的资本作后盾,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周茂非说。
探寻文化与科技、资本的融合,首先必须具有科技资源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基础以及金融资源集聚优势,而北京在这两方面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明显优势,无疑遥遥领先于国内大多数城市和地区。有业内人士指出,北京应该像打造中关村国家科技金融中心一样积极向国家争取政策,打造文化金融创新中心,加快推进文化要素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开创文化与资本结合的新模式,使文化企业掌握的资源转化为资产,再由资产转化为资本,真正促进首都文化产业发展。
作为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最集中的地区,北京的科技资源令其他城市望尘莫及,尤其是其高度集中的科研能力、科研人才以及丰硕的科研成果。据了解,北京目前以中科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科研机构有213家,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的36%,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各级、各类高等院校68所,在校大学生30万人,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居全国各省市前列,每年产生数千项辐射全国的科研成果;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5.8%,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万人发明专利达到26件,全国领先。
而在金融资源集聚方面,目前北京金融资产总量已超过全国金融资产的40%,规模最大的10家国内银行中有7家在北京注册,拥有与金融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大量国内外优秀会计、法律、评估、评级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此外,北京还是最大的跨国公司中国总部基地和最大的国内公司总部基地,诸如此类的优势资源比比皆是。周茂非表示:“充分利用北京的这些优势,促进科技、资本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新形势下北京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但由于文化与科技融合产生的数字产品与传统的文化产品在形式、载体等各个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文化、科技以及资本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建立公平、公正的第三方评价体系非常重要。对于数字内容产业的投融资如果没有一个公正的评价标准,恐怕资本方很难进行把握。”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石明勇教授强调说。
对此,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局长王红回应说,北京目前正在加快推进设立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支持以版权交易为核心综合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在无形文化资产的确权、评估、质押、托管、流转、变现等环节发挥文创企业作用,完善文化经纪代理、评估鉴定等要素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为要素市场有序发展创造安全的产业链支持。
资本必须给予中小文化企业足够的支持
科技进步带来此前文化业态的三次重大的创新,尤其是文化和互联网等技术的融合为极大地激发全民的文化创造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载体上看,要特别重视中小文化企业,将中小文化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做好文化与科技融合相关技术和产品的推介工作。”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表示。
这一判断,是基于目前国内文化产业的现状。目前国内文化产业领域中小文化企业多、大型企业少,八成以上的企业是中小或者微小企业,且多数中小文化企业组织形式比较松散,尚未形成必要的市场规模和成熟的经营模式。这已成为各界对于目前文化产业的普遍认识。这也为金融资本对接文化产业,进一步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带来了极大的难题。
日前,北京市文资办与国家开发银行北京市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签署了《文化创意产业统贷平台建设合作协议》,两家银行承诺给予平台20亿元的授信额度,以“政府增信、组团担保、集合贷款”为特点,给予企业“优惠利率、绿色通道、集体打包”的金融支持,支持中小文化企业尤其是处于发展期的文化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据周茂非介绍,统贷平台由政府设立统贷平台专项资金,国开行和建设银行分别出资5000万元,多方合力形成一个资本“蓄水池”。两家银行借此提供每家20亿元左右的贷款额度,集体打包,为有资金需求的北京中小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些中小文化企业由于多是轻资产,可以不用资产抵押,由政府成立融资担保公司为企业进行担保,再利用统贷平台这一‘蓄水池’,银行集体打包,借助优惠利率,开辟绿色通道,为中小文化企业进行融资服务。”
解决复合型人才匮乏的问题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促进文化、科技与金融资源对接最大制约因素是复合型人才比较匮乏——文化企业不仅需要创意研发方面的人才,更需要资本运作方面的人才。有调查显示,在文化企业中,拥有专业资本运作团队的文化企业只占19.2%,另有6%的文化企业借助外聘专业团队,而占多数的中小文化企业对融资渠道及资本运作依然不熟悉,影响了其市场化的成效。
对此,王红表示,未来北京要大力引进和培育文化金融领域高层次人才,结合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加快引进一批熟悉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并熟悉国际金融运行规则的人才和外国专家,在创办文化领军企业、推动金融资源和文化资源对接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依托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人文北京名家大师培养造就工程,加快培养一批天使投资、股权投资方面的领军人才,支持由高端人才创办的文创企业做大做强。
版权所有:中國徐悲鴻畫院 聯系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河沿大街83号 营业执照
國际網址:www.xu-beihong.com 郵箱:qwa988@126.com 京ICP备14052559号-1
总访问量:40278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