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一词最早出自《晏子春秋》:“景公问晏子:‘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廉洁从政,国家便能长治久安。在古代中国,廉洁从政的最基本目标就是为了王朝政治的长治久安,在此基础上再实现“王道”政治中的“大同”、“小康”理想。纵观五千年华夏政治文明,在制度、观念、思想层面,孕育着丰富的廉政文化,尤其是那些古代官僚体系中廉洁从政的清官典范,其廉政事迹及思想更成为古代廉政文化的瑰宝,为今天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中国廉政史鉴》是对我国古代廉政思想、廉政文化建设经验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总结。该书思想理论、典章制度、历史人物三卷联系紧密,使读者既能从思想、制度等理论层面了解古代廉政文化的构成要素,又能从人物传记的鲜活事例中感受到古代清官、贪官的各色人生历程,从而在政治文化建设中加深对反腐倡廉的理解和认同。
国家图书馆承担了《中国廉政史鉴》历史人物卷的编纂工作。该卷以时间为经、人物为纬。从正史以及其他史著中,择取与廉政文化相关的人物传记,对其原典进行译注,对人物事迹进行评述。全书按时代分为先秦、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等八个历史时期,收录了上起先秦,下迄清末的廉政人物共295名,其中贪墨人物33名,共二百余万字。
《中国廉政史鉴》历史人物卷编纂2008年6月启动。国家图书馆对该书编写高度重视,组织馆内四十余名具有文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的员工和部分馆外人员承担工作。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选用资深编辑,逐篇进行原文核对、译文审校、注释删改和评述修改等项工作。
通过承担历史人物卷的编纂,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编纂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深刻的廉政文化学习、教育的过程,历史上廉洁人物的先进事迹打动着每一位编纂人员,而贪腐人物的可耻下场昭示着任何时代贪腐者的相同归宿。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六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既要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又要看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惩治腐败、有效预防腐败,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国家图书馆有幸承担《中国廉政史鉴》历史人物卷的编纂工作,希望能够为借鉴历史经验、推进廉政建设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版权所有:中國徐悲鴻畫院 聯系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北河沿大街83号 营业执照
國际網址:www.xu-beihong.com 郵箱:qwa988@126.com 京ICP备14052559号-1
总访问量:3970269 |